年 味 儿
年味儿。
最近总是在听大家说,现在的年味变淡了。但是深究一下,到底什么是年味呢,它又是如何变淡的呢?在印象里,随着鞭炮声声响起,过年的味道就是硝酸钾、硫磺和木炭燃烧后的味道。如此说来,年味依旧,但它却是怎么变淡的?年味的精髓究竟是什么?是一桌丰盛的年夜饭,还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,亦或是邻里间拜年的声声问候?似乎都有,却又都不尽然。
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,我们的生活条机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。不会再为了一桌年夜饭而忙碌个好几天,也不会把新衣服都放到初一才舍得穿上身。对过年的期盼越来越少,不知不觉中,好像丢了些什么。
记得儿时,全家人会为了一桌年夜饭付出长时间的努力。提前许久便开始灌腊肠,蒸馒头,炸藕荷…..各类食材虽然都很简单,但是人们却满怀着对过年的向往和喜悦,花着大量的时间用心的加工制作着。不仅在我家,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情。街坊四邻在食物完成后互为礼物,彼此品尝着各家精心制作的美食,点评着各类食品之间口味上差异,上下颚咀嚼的美味的同时,心里也悄无声息的咂摸出了过年的味道。
除了准备这一桌年夜饭,剩下的时间大家都在懒散的过着。凭着一句“过年了”,人们都找到了消磨时间的最好借口。无论是工作繁忙的上班族,还是披星戴月上学的学生们,都围坐在电视前,品味着桌上的各类坚果和小吃,不再费力的思考些什么,也不再急躁的争论些什么,就那么舒服的卧在沙发里,享受着那一刻慵懒的时光。走到街上,无论尊卑,无论老少,见面总是笑呵呵的说着新年好。即便是碰到了不知姓名,亦不熟悉的小贩,也会乐于对其点头微笑,道一句“过年好”。各类人群都围绕着“过年”这同一个主题,一起努力的维持着和谐、欢乐的气氛。所谓年味儿,大抵如此,不仅在于物质的充实、仪式的繁复,还在于平淡生活中的一段穷讲究、折腾劲儿,在于亲朋好友甚至陌生人之间努力维持的真诚和友善。
现在想想,年味儿其实并没有变淡。它就隐藏在每天的生活里:身边的人愉快相处,认真安排好每一天的活动,用心去感受每一天的心境—这就是我们所寻找的年味。
同样,这也是生活的意义本身。